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创新劳动实践形式,营造浓厚的劳动育人氛围,安徽外国语学院开展一系列劳动教育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让学生在劳动和实践中悟劳动之理,感劳动之美,享劳动之乐。
聚焦思想引领,营造劳动育人主旋律。劳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学校通过举办劳动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主题班会、志愿服务等形式,多元化、多层次地开展劳动育人工作。同时,学校还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劳动精神和劳动育人理念,让劳动成为师生员工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劳动育人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用好课堂主阵地,构建特色育人体系。学校严格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相关要求,统筹校内外育人资源、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教育课程中实践课占比超过80%,理论课仅占 20%,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动手实践中深刻领悟劳动的意义与价值。实践课程涵盖了校园绿化、环境清洁、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成就,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同时,学校还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此外,学校注重家校联动,将劳动教育的课程阵地扩展到学生的假期学习与生活,倡导学生在假期走进厨房,亲手烹饪两道荤菜、两道素菜、包一次饺子等,体验家庭烟火,增强劳动意识,提升综合劳动素养。
拓展育人空间,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团委以志愿服务为核心,组织开展清除杂草的活动,学生们手持工具,分组合作,不畏辛劳,将一片片杂草清除干净,为校园增添了一份整洁与美丽;总务处发起“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学生们分组轮流负责不同区域的厕所清洁工作,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更深刻认识到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与责任感;国际经济学院调动入党积极分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清洁教室,美化环境”专项行动,彻底清除教室卫生死角;东方语言学院寝室以治理为重点,发起“寓见劳动 净享生活”卫生大清扫活动,从地面到桌面,从床铺到衣柜,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共同营造出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英语语言学院开展非遗传承香包制作DIY体验活动,学生们精心挑选材料,细心缝制,在实践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国际会计学院多维度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参与书籍搬运、分类整理等劳动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劳动技能。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育人工作,引导学生们在劳动中成长,在奋斗中前行,让劳动精神在校园中蔚然成风,助力学生们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