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庆承松在全省高校“面向采购”和消费扶贫推进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10月20日)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刚过去的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今天,我们和省扶贫办共同召开全省高校“面向采购”和消费扶贫推进视频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最新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及消费扶贫的系列决策部署,总结交流我省高校在推进消费扶贫中实施“面向采购”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进一步做好高校消费扶贫、推进“面向采购”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个学校结合各自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实际工作做了很好的发言。他们主要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也表达了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决心。这几所学校各自情况不一样,工作上各具特色,合肥工业大学一直走在“面向采购”工作的前列。根据这几年的总结,合肥工业大学一直是排位第一。通过今天的介绍,他们取得成绩的诀窍是学校上下高度重视,在工作上不断探索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办法。在学校广泛动员、全员参与,通过大家的支持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也都分别创新了不同工作方式。当然这三所学校都是大校、名校,但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规模上要小一些,但是“面向采购”这项工作也做得很好,并走在前列。这四所学校介绍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创新举措值得大家很好地学习。
刚才朱永东主任代表省扶贫办到会并讲话,体现了省扶贫办对教育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朱主任和我们一起学习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省扶贫办对教育扶贫的要求做了深入讲解,特别为我们做好当前工作,做好教育扶贫“面向采购”提供了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我们一定要把朱主任的讲话精神学习好、领会好,特别是要贯彻到扶贫攻坚最后阶段的工作当中。下面为了进一步推进做好“面向采购”教育扶贫工作,决战决胜教育扶贫攻坚,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做好高校“面向采购”工作的政治自觉
推进消费扶贫、实施“面向采购”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对贫困县而言,通过实施“农校对接”、实现规模采购,推动农业产业扶贫,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快速脱贫;对高校而言,减少高校食堂农产品采购中间环节,做到采购源头可追溯,为高校师生提供质优、价廉、安全的农产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消费扶贫特别是“面向采购”工作,李锦斌书记、李国英省长等省领导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充分肯定这一创新举措,张曙光副省长、王翠凤副省长分别作出批示,对做好高校面向采购工作提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面向采购”工作取得了多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是政治责任持续压实。各高校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成立“面向采购”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专班,承办具体工作。在全省范围建立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月报和周报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分校统计采购量,推广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进一步加强督导考核,把“面向采购”职责履行、任务完成等情况,作为对各地教育扶贫考核以及各高校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省属高校“面向采购”工作实行量化打分,实现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编印“面向采购”工作手册,免费分发给各高校、贫困县和农产品配送主体,内容包括高校与贫困县对接联系方式、推荐供应主体等信息内容,有效指导工作开展;在阜阳、六安、宿州和金寨等地召开四场工作推进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分析研究问题;积极组织高校与贫困县“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洽谈,精准对接供给与需求。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每年不定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高校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滞后、采购量小的高校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查找原因,加强政策指导,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政策制定方面,2017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支持高校食堂面向贫困县(市、区)采购农产品的意见》,成为全国第一个由省级政府组织开展高校专项扶贫行动的省份。2018年1月,省教育厅、省扶贫办联合召开高校“面向采购”项目启动会议,标志着我省高校在全国率先实施以“面向采购”为重点的消费扶贫。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出台,我省实施的“面向采购”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在全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工作措施方面,制定高校“面向采购”实施方案,实行“点面结合”“校县对接”,本着方便就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安排省内所有高校定点对接贫困县,做到一个贫困县与多所高校对接供应。印发《安徽省高等学校推进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全面部署高校开展“八进”行动和“十二个一”等系列活动,百所高校全面参与消费扶贫,进一步推深做实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制定《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推动高校服务企业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是采购成效持续稳定。连续3年组织高校和服务高校的餐饮、物业、商贸等企业参加安徽名优农产品交易会“采购商专场活动”和“合肥农交会”,现场对接洽谈。多次组织高校赴部分贫困县进行现场对接交流。大力推进消费扶贫智能专柜进高校,动员高校在学生公寓、食堂和教职工生活区等地择优选定专柜点位,首批已确定661台,并给予免费铺设。组织委厅机关党员干部参加“省优质特色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会暨省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成果展”,协调部分高校与对口帮扶县现场签订购销协议书。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和“结对帮扶”等方式,定向釆购革命老区特色农产品和服务。
经过全省高校的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9月,全省高校累计“面向采购”农产品4,361万公斤,总金额21,287万元,其中今年9月份采购235万公斤,总金额1,518万元。“面向采购”品种覆盖米、面、油、蛋、干货、禽肉和蔬菜类等各类农产品。2019年7月,在“新时代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暑期峰会暨教育后勤助力脱贫攻坚论坛”上,我省受邀作重点交流发言。
二、不断探索创新,立起我省高校“面向采购”工作的特色品牌
高校“面向采购”工作启动以来,全省高校闻令而动,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守正创新,实招频出,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形成了我省高校“面向采购”工作的特色品牌。
一是自主联合采购,遴选合格供应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等5所高校联合开展“2019-2021年度食堂面向安徽省贫困县(区)米、面、油增补供应商入库”项目招标,有效增加了贫困县(区)入围供应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把“面向采购”过程中考察合格的供应商纳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供应商目录库,并建立供应商引入、考核和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原材料采购质量。蚌埠、安庆、芜湖、铜陵等地高校开展了区域性联合采购。这些高校不仅要把当前工作做好,更要把这些探索到的方式方法持续下去,形成长效机制。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合同管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宿州学院、三联学院、合肥幼儿师专、阜阳职业学院等把“面向采购”作为新一轮食堂经营权招标的必要条件和对食堂监管的重要内容,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进行约定;淮北师范大学规定各食堂“面向采购”数量与营业收入挂钩,并兑现奖惩。有单位反映高校食堂现在不是自办食堂,是社会办的,实际上这些食堂也是通过招标确定经营企业的,这并不是把这项工作做不好的理由,不管是哪个主体在办食堂,消费扶贫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是全员都要参与的事情,我想这些经营主体也是有这种政治自觉的。各高校要把消费扶贫这项事情做起来,以上这些实行合同管理的高校很有参考意义。
三是提供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学院、巢湖学院和桐城师专等制定实施办法,在物流费用、仓储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安徽工业大学、滁州学院等设立专项资金,对参与“面向采购”的餐饮企业根据采购量给予奖励。
四是拓展采购范围,扩大采购成果。安徽理工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等主动拓展“面向采购”范围,动员工会组织参与,在食堂、超市等地开设“扶贫窗口”,设置“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区,供广大教职工选购。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学院等建立起食堂采购、工会福利采购、农产品展销和电商销售等全方位销售渠道。安徽农业大学通过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耕文化节等,引导教职工自发购买贫困县农产品。
五是建立直供基地,实行“订单采购”。安徽理工大学与阜阳市颍东区政府签订协议,率先建立“面向采购”农产品直供种植基地,根据食堂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的需求量,进行“订单式”种植、“直送式”配送,建立学校、种植基地无缝对接机制,承诺以不高于合肥周谷堆和淮南批发市场的价格直供学校,现已开始批量供货。安徽大学采取批量采购与零星采购相结合,依托贫困县(区)在合肥市设立的农产品对接点和分拣中心,以及贫困县(区)建立的现代物流运输和保鲜能力,食堂可直接通过“微商城”进行下单采购。
我们现在就是要鼓励这些创新,形成这样一些可以双赢的甚至是多赢的一些做法,学校、供应商最终要惠及农户。以上这些高校做了很好的探索,这些创新要长久地做下去。其他一些高校也许还有一些好的做法,我们对一些情况可能还了解得不是那么仔细,所以没有归纳进来,确实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消费扶贫“面向采购”做出了各自贡献。
在这里,我也想把一些具体的情况说一说。今年1-9月份,全省合计采购5,035万元,其中9月份采购1,518万元。截至9月底,按“面向采购”以来累计采购量排名,第一名合肥工业大学,第二名安徽大学,第三名安徽理工大学,第四名安徽工业大学,第五名安徽工程大学,第六名宿州学院,第七名淮南师范学院,第八名合肥学院,第九名亳州学院, 第十名安徽财经大学。还有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等校采购量也处于前列。按生均采购量排名,居前10位的高校依次是(这个数字是去年12月底的,今年的还没排出来):合肥工业大学(409元/生)、亳州学院(358元/生)、宿州学院(346元/生)、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329元/生)、宿州职业技术学院(307 元/生)、安徽理工大学(294 元/生)、合肥学院(291元/生)、亳州职业技术学院(289元/生)、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279元/生)、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74元/生)。
各高校着眼深耕细作消费扶贫,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构建起了我省高校“面向采购”工作的特色品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高校“面向采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再接再厉,在深入推进、持续探索中,进一步梳理总结实践做法和创新成果,凝练起更加全面、系统、翔实、丰富的安徽高校“面向采购”特色品牌,更好地引领、推动全省高校持续深入抓好消费扶贫工作。
三、认清短板弱项,找准我省高校“面向采购”工作的发力方向
高校“面向采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及食堂经营企业、配送主体(龙头企业)及农户等多方主体,也涉及种(养)植、销售、检测、物流和系统管理等诸多环节。早在2009年,教育部、农业部和商务部就部署开展“农校对接”,但未能全面推开。我省实施的高校“面向采购”是教育扶贫的创新之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大致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少数高校的采购总量相对偏小,与高校食堂和教职工生活消费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二是部分高校的采购品种相对单一,多为米、面、油、 蛋和干货类,肉类、禽类、水产品和蔬菜类较少,需要进一步加强供需对接;三是一些农产品采购还远未形成规模效应,采购主体分散,物流配送成本高,采购价格无明显优势,据一些学校和采购企业反映,甚至采购的平均价比市场还高出约5-10%;四是高校之间工作推进不平衡,一些高校行动滞后,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按在校生人数分摊的生均采购量,全省平均只有124元/生,最高的合肥工业大学为409元/生,但有的高校不足10元/生。截至9月30日,采购总量排名居后10位的高校依次是,倒数第一说起: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0.52万元)、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1.23万元)、安徽艺术职业学院(1.66万元)、淮北职业技术学院(1.85万元)、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3.66万元)、合肥科技职业学院(4.35万元)、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5.69万元)、安徽广播电视大学(8.57万元)、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8.93万元)、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9.13万元),这些都不足10万元,任何理由都说不过去。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该多从自身去找原因:
从高校方面看,既有一些学校认识不足,站位不高,工作不力,存在观望和畏难情绪,也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新情况。目前,我省90%以上的高校食堂由社会餐饮企业经营服务,多数高校不再自办食堂。在食堂经营合同期内的餐饮企业,大多面向市场自主采购原材料。由于采购主体多元,高校只能动员、协调在校服务的餐饮企业参与“面向采购”,客观上造成了采购工作推进的困难。
从贫困县供给看,一方面,高校食堂的公益性决定了采购的大宗原材料主要是中低端初级农产品,并且需要相对成熟稳定的物流体系支撑;另一方面,贫困县农产品呈明显的地域特征,一些贫困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传统农产品存在批量小、产量低的问题。
从长远来看,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消费扶贫“面向采购”这项工作并起到桥梁作用,各高校也要积极主动与贫困县进行对接,通过教育部门与贫困县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好相关问题。
四、聚力狠抓落实,确保我省高校“面向采购”和消费扶贫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今年年内有效工作时间只有72天,一晃就过去了。在未来2个多月时间里,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加快推进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一要增强使命担当。消费扶贫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各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机制,着力推进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当前尤其要抓住秋季学期学生全面返校的有利时机,在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和学生食堂保供稳价的基础上,把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紧抓实,力争在当前“面向采购”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有利局面下,进一步扩大战果,推动消费扶贫工作走深走实。
二要明确目标任务。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和《安徽省推进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巩固“面向采购”成果,拓展消费扶贫方式,协调确定本校“面向采购”份额占食堂原材料采购总量的比例并逐年增加,探索建立产销直供、互惠多赢的长效机制。突出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等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攻坚,在采购农产品和吸纳劳务用工等方面予以倾斜。
教育部对部属高校提出“六个二”的要求,其中包括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支持,采购200万元的农产品,帮助推销200万元的扶贫产品。省教育厅也考虑过比照教育部做法给各高校下达目标任务,但综合多方面原因没有最终下达,但不下达不代表没有目标任务。各高校要朝着教育部对部属高校设定的目标任务努力,特别是工作滞后的高校要加力推进,争取赶上全省平均采购规模。省属高校要带好头、走在前、做表率,引领全省高校“面向采购”再上台阶。
三要扩大采购范围。鉴于实际工作中,贫困县(区)之间的农产品供应品种、配送保障存在一定差距。各高校要在充分挖掘学校消费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定点帮扶的贫困县(区)、其他贫困县(区)以及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其他38个县(区)农产品供给,本着竞争择优、互惠多赢的原则,更大范围内采购优势农产品。积极鼓励高校之间联合实施区域性统一采购。同时,各高校要将“面向采购”由学校食堂拓展到工会福利和教职工生活消费。拓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学校工会组织可定向采购农产品作为教职工福利发放;学校可以在食堂、超市、学生公寓等人流密集场所开设展销专区或者消费扶贫智能专柜,对定向农产品进行展销;也可以引导校园餐饮、物业等服务企业面向贫困县吸纳劳务用工、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赴贫困县(区)拓展训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四要采取得力措施。各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高等学校推进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抓住当前高校食堂消费正旺的有利时机,细化实化本校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八进”行动和“十二个一”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面向采购”规模,提升消费扶贫成效。省高校后勤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职能作用,主动担当作为,广泛动员高校后勤服务企业积极投身于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之中,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省教育厅将会同有关部门通过重点检查和暗访抽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并继续将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对学校年度综合考核和脱贫攻坚专项考核范围。
五要建立长效机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机制,充实专班人员力量,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和督导考核,确保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领导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有序。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吸收借鉴既有的好经验、好做法,采取“点对点”校县对接供应、“面对面”大宗采购、“一体化”平台规模运作等形式,持续推深做实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
同志们,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没有任何退路与弹性。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把使命记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切实把高校消费扶贫和“面向采购”工作推深做实,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