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实施“三个三工程”确保校园交通安全

阅读次数:556 来源:中国院校后勤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2-02 16:20:00 分享至:

重庆大学老校区地处重庆市沙坪坝中心区域,属重要交通枢纽地,因建校久远,原有的道路已不能适应当今的交通安全需求,时常有众多社会车辆在校区间穿行或驻停,为校内交通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大的教学区、生活区常常出现人车争道的危险情况,车祸事故时有发生。今年以来,针对机动车辆增长过快、车速控制难、人车争道等突出的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新难题,重庆大学从“减速、限量、规范”着手,在“科技创安、共建和谐”方面进行了全新尝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校内交通压力明显缓解,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交通事故明显下降。

——着力建设“三套系统”,夯实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硬件基础。经过半年多的考察、筹备,学校于2011年7月斥资100余万元建成了车辆出入校管理系统、车辆测速系统及交通信号灯系统三套重庆大学车辆通行管理系统。车辆出入校管理系统能实现入口控制、出口控制、车主身份识别、车辆身份识别和管理。通过凭卡出入的方式有效的杜绝了校外无关车辆进入校园,防止车辆被盗,为交通案件取证提供帮助。车辆测速系统用于对在校园内超速车辆的自动测速、提示、拍照取证,为教育、处罚提供了依据,该系统已接入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网络,按照重庆市交通道路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在学校主干道设有测速点4处。交通信号灯系统主要用于分时段、分区域对机动车辆实施禁行控制,在上下课高峰期将人行主干道形成临时封闭区域,保证学生通行安全,全校共设置信号灯10处。

——建立健全“三项制度”,推进校园交通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2011年,学校通过实施《重庆大学校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定》、《重庆大学车辆出入校园管理办法》,修订《重庆大学安全管理综合治理考核办法》的相关条款,逐步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一是健全交通安全责任制度。校内师生在办理机动车辆进校通行卡时,必须与学校签订《交通安全承诺书》,承诺自愿遵守学校交通安全管理相关规定,违反自愿接受处罚;将师生员工的交通违规情况纳入二级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干部年终考核中,通过综合治理的“一票否决”硬性约束,严格责任落实。明确学校保卫部门在交通安全管理、监督、宣传等方面的职责。二是建立交通安全信息通报制度。通过编制《交通安全工作简报》,定期通报违规行驶驾驶员名单和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时时刻刻为责任人和责任单位“敲警钟”。三是完善交通违规四级处置制度。学校构建了“交通安全短信提醒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对车主进行不定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违章提醒。对违章的本校师生实施“四级处理制度”,即:第一次违规通过手机短信告知本人,第二次违规将情况以书面形式通告至二级单位,第三次违规直接交公安机关处罚,多次违规的取消其办理学校通行卡的资格。该制度减少了校内矛盾纠纷,增强了师生员工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全面依靠“三支队伍”,构筑交通安全工作基层防线。一是学校专职保卫队伍形成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中坚力量。通过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强化培训等,不断提高保卫干部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保卫部门每天派专人进行16人次以上的校园交通安全巡逻,对在校内道路上超速行驶车辆驾驶人员进行现场批评教育,对在主干道及其他禁停位置违章停放车辆的张贴《违章警告通知书》,并对驾驶人员给予警告或处罚。此外,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了驾驶人员及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学生安全志愿者作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有益补充。学校组建了“安全志愿者协会”,每学期均吸纳会员超100人。这支学生队伍除主动承担起部分交通协管任务外,还通过网站、宣传栏、论坛、电视、微博等媒介在师生中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属地交巡警构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坚实后盾。学校加强和属地公安机关的联系,与属地公安机关建立起违章处理的校警联动机制。通过每月4次的进校纠违,让交巡警进校执法成为常态,有效遏制了校内交通违章行为。

——齐抓共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成效显著。通过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常态化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两降、一升、一杜绝”。统计显示,进出校车辆的数量得到明显控制,开展“三个三”工作试点以后,每天出入学校的车辆下降了40%以上,从20000车次以上下降至11000车次左右;校园内行驶的机动车辆车速明显放缓,90%以上车辆均能遵守校内限速30公里行驶;师生行走在校内,安全感明显提升;校外无关车辆进校现象基本被杜绝,校内交通资源紧张局面得以有效缓解。

措施施行后,校内民主湖论坛网友积建言献策、表达看法,论坛内共有主题帖子7篇,跟帖量627帖,其中表示肯定和提出积极建议的占到95%。网友表示,学校实施车辆管理系统后,感觉安全了很多,以前是人让车,现在是车让人,建议也在新校区实施。除此之外线下舆论也普遍表示支持,两名离退休教师还分别打电话来保卫处,表示由于行动不便,经常会担心被“校园飞车”撞到。有了红绿灯、测速这些先进的设备,相信那些驾驶员就不敢超速行驶了。这项工程的确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好举措,一定要支持和拥护。


一审:陈娟 二审:陈昌胜 终审:潘鸿声